与口罩、防护服等“软”装备相比,被称为“特大号N95”的负压救护车是率先实现保供的“硬”装备。近日,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一司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,目前全国各地已累计交付湖北近700辆负压救护车,基本满足了湖北省和武汉市各个时间节点的需求。按需保供的实现得益于生产企业夜以继日地“赶考”、全产业链无缝对接忙“应考”、各地各部门全程无懈怠地合力“监考”。抗“疫”之初,面对负压救护车产业链长、短期组织难度大的“大考”,工信部**时间下达生产任务函,建立供需对接机制,安排专人“一对一”为企业服务,打通产业链各环节阻滞,确保迅速响应和稳妥应对。1月25日,上海、安徽、河南等地多家重点汽车生产企业同时接到了来自工信部的“考卷”——首批200辆负压救护车生产任务函。2月6日,第二批345辆生产任务又来了。可是,国内每年负压救护车的产销量仅为50辆,此时又恰逢春节假期员工返乡,相关部件储备不足,主要生产企业均处于停产状态,任务能完成吗?某车企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面对这张超高难度的“考卷”,兜底采购解决方案给企业吃了一颗“定心丸”。车企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,大家竞相签下保质保量保供应的“军令状”。上汽